随着香港政府持续推出各项人才引进计划,越来越多的内地家庭获得了香港身份。
至今已有超过11.8万名受养人抵港生活,其中大部分是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,正好成为当前插班竞争的主力军。
在众多备受关注的学府中,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尤为突出。这所热门直资名校近年来已成为高才家庭竞相追逐的教育首选。
该校校长陈伟佳表示,近三年来,小一学位的申请量始终维持在6500至7000人的高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4年9月入学的小一申请人数首次突破7000大关,创下历史新高,入学竞争可谓白热化。
来源:香港01
香港优质的中小学教育以其特色课程和多元升学优势,正吸引着越来越多跨境学童家庭选择转学入读。
然而,从择校策略、材料准备到入学测评,整个插班流程不仅步骤繁杂,更因各校招生政策不一而令不少家长感到困惑。
展开剩余85%今天就从插班途径、前期准备、择校考量和关键时间点这几方面,为家长提供清晰指引,助力孩子顺利入读香港学校。
孩子插班香港学校,
有哪些路子可走
想让孩子在香港插班,主要有三种方式,家长可以根据自家情况选:
(1)直接联系心仪学校("叩门"):
先查清楚学校有没有空余学位,然后主动联系学校表达入学意愿。学校会看孩子的综合表现,像笔试成绩、面试情况,甚至家长陪读时间等,来决定是否录取。
这种方式比较灵活,适合有明确目标学校的家庭。
(2)找教育局帮忙协调:
刚到香港不熟悉情况,对学校也没特别要求的话,可以请教育局协助。
不过要知道,教育局只是帮忙联系学校,最终录不录取,还是学校自己说了算。
(3)关注学校官网信息:
香港的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通常会在官网公布招生年级、申请时间和流程。家长可以多刷一刷目标学校的官网,不要错过报名时间。
插班前,这些准备要做好
拿到香港身份后,要是打算 "叩门" 插班,得先花点时间了解学校。看看哪所学校的课程、氛围适合孩子,再确认有没有空余学位。
有学位的话,学校一般会安排笔试和面试,考的大多是中文、数学、英文这几科,面试会看孩子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,提前让孩子练练,心里更有底。
香港学校大多用 "两文三语" 教学,本地学校可能用粤语或英语上课。内地孩子刚去,可能会觉得听不懂、跟不上,尤其是常识课和英语课。
建议家长提前打听好意向学校的授课语言,让孩子先补补粤语或英语,比如看看粤语动画片、读点英文绘本,慢慢适应。
要是孩子插班时年纪小,比如幼稚园或小学阶段,适应起来可能更快,三五个月就能融入集体。
所以如果有计划让孩子来香港读书,早点规划更好。另外,很多学校会看孩子近两年的成绩、课外经历和证书,这些材料也记得提前整理好。
有家长可能会想,孩子要不要降级?
其实主要看学习能力。学校一般不希望孩子降级,但如果实在跟不上,低年级又有空位,可能会建议降级。
香港中小学教育体系强调综合素质的发展,其授课语言、教学环境及教育模式与内地存在显著差异。建议家长提前深入了解两地教育特点,帮助子女做好适应性准备,确保顺利过渡。
建议有意赴港就读的家庭应尽早进行身份规划。家长可考虑通过香港优才、高才通、专才、留学或投资等途径申请香港身份,同时为子女办理受养人签证,以满足入学要求,为子女教育发展奠定基础。
能不能进好学校?这些因素要考虑
不少家长最关心的是,孩子能不能进名校。这得看以下几方面:
孩子自身条件:
香港和内地教育体系不一样,不能只看现在的成绩。比如中学插班,笔试考中英数,面试看重英语流利度。可以找专业人士给孩子做个评估,看看适合哪些学校。
孩子的意愿:
别只顾着自己规划,也问问孩子想不想来香港读书。孩子愿意的话,适应起来更积极。要是家长没时间陪读,可以考虑寄宿学校或寄宿家庭。
家庭预算:
香港读书的成本差异比较大。官津学校免费,直资学校一年大概10 万,私立学校 13-25 万,国际学校更贵。
家长得算算学费、生活费、租房费,根据预算选学校。另外,热门学校大多是英文教学或中英并重,也要看看孩子的英语水平能不能跟上。
这些关键节点别错过!
小学四年级:香港没有统一的小升中考试,靠的是 "呈分试",指的是由各小学自己组织考试并分三次将考生成绩呈报给教育局。
小五下学期、小六上学期、小六下学期各考一次,成绩会影响升中派位。前两次呈分试还是学校自行收生的关键,想让孩子进好中学,四年级就得开始重视成绩了。
中学三年级:中三(相当于初三)要选 DSE 的选修科,这会影响中六的考试成绩。香港高校对选修科目和成绩都有要求,所以中学插班最好在中三之前,最晚别超过中四。
中五虽然也有学校收插班生,但名校要求更高,难度大很多。
最后提醒!
香港的插班竞争越来越激烈,家长们得多了解学校信息,帮孩子做好语言和学业准备。选对了学校,孩子学起来更顺心。
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到大家,让孩子在香港顺利开启新的学习生活!
发布于:广东省红腾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